时间:2025-03-03 08:29 作者: 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黄丛珊 来源:渭南日报
“家长您好,请靠路边停车,即停即走,请勿逗留。”2月20日清晨7时许,渭南实验小学旁的三贤路上,已然车水马龙。交警有条不紊地指挥车辆,引导车流有序前行;志愿者身披红色绶带,面带微笑,热情护送学生过马路,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安全抵达校园。
不远处的银杏街便民市场干净整洁,摊位排列规整有序,新鲜的蔬菜水果整齐陈列在摊位上,摊主热情地招揽着顾客,与顾客亲切交谈,整个市场洋溢着浓厚的烟火气。
城区大街小巷,来回穿梭的洗扫车、雾炮车、垃圾清运车等先进环卫设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洗扫车以其高效的洗扫能力,迅速清理着道路上的灰尘和垃圾,所过之处,路面焕然一新,大大提高清扫效率;雾炮车的降尘功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扬尘污染,守护城市的“蓝天白云”。
眼前这一切井然有序的景象,正是临渭区加强精细化管理、全力打造精致城市的生动写照。从交通秩序的维护,到市场环境的规范,再到城市卫生的清扫,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临渭区在城市管理上的智慧与心血,也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的精致与美好。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仅是当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关系着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24年,临渭区顺应城市化发展的浪潮,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精致城市。他们秉承“内外兼修”,苦下“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以实际行动在渭南上演着一出“颜值”与“气质”齐升的“变形记”。一座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城市正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
完善功能配套 擦亮幸福底色
一块地砖、一盏路灯、一节护栏……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优化,就是由一个个“百姓身边的小工程”汇聚成的“大民生工程”,提升整个城市建设水平,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
在城市的“生命线”——供排水系统建设上,临渭区持续发力。背街小巷曾经每逢雨季就积水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如今,随着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人和片区排水改造泵站的提升,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老城街城市供排水改造项目的建成,更是让该区域的居民告别了供排水不畅的困扰,用水更加稳定,排水更加高效。
城市更新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临渭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4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曾经的老旧小区面貌迎来了新生。外墙重新粉刷,楼道照明焕然一新,小区道路平坦宽阔,停车位规划合理。与此同时,1610套公租房的分配,让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了安居梦;427户群众顺利回迁安置,回到了温馨的新家。在燃气管道改造方面,累计提升改造各类燃气管道145公里,解放路以西燃气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居民的用气安全和便捷提供了坚实保障。
道路的畅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西岳路北段道路拓宽后,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缓解了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西华街等8条城市“断头路”的打通,更是让城市道路的脉络更加畅通,居民出行不必再绕远路,节省了出行时间。渭桥路上跨铁路桥的顺利合龙以及北小桥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交通网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
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新建的上上国风等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购物、休闲、健身等多种生活需求。临渭区万达广场的建成开业,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和娱乐选择,也成为城市的新地标。恒基商场的改建提升,使其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华恩农业蔬菜储备库建设项目等3个生活必需品保供项目的有序推进,更是为城市的物资供应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居民的“菜篮子”拎得更稳、更安心。
匠心精雕细琢 提升城市品位
在深化精细管理、提升治理效能的征程中,临渭区秉持着创新与实干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全方位雕琢城市品质。
创新性地推行“区长走街”巡查制度,让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与顶层决策紧密相连。在一次“区长走街”过程中,发现仓程路路口的零工驿站周边存在环境卫生差、绿化带破损、零工市场没有卫生间等问题。当即召集人社、环卫、园林、住建、社区等相关部门,现场商讨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时限。随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投入资金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更新,增设了垃圾桶、新修了卫生间等公共设施,零工驿站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凭借着这种深入基层、直面问题的工作方式,领导干部精准把握城市管理的难点与痛点,为后续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临渭区全面开展“六个专项整治”和“七大提升行动”,从城市的方方面面入手,全方位梳理问题,深层次解决顽疾。在交通秩序整治中,针对早高峰时段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交警部门增派警力,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规划家长接送车辆的即停即走区域,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保障了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临渭区对城市环境进行全面优化。通过一系列努力,成功通过国卫复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氛围愈发浓厚。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临渭区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你点我检”进市场、进集市活动,充分调动市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此外,推行餐饮单位“红黑榜”评选活动,以奖惩分明的机制督促餐饮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与食品安全标准。一家原本卫生条件不佳的小餐馆被列入“黑榜”后,全面整改,从后厨卫生到食材采购都严格把关,终于在下一次评选中成功进入“红榜”,实现了服务品质的飞跃。临渭区还加大对农贸市场“三小”门店的整治提升力度,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筑牢根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在绿色发展与环保领域,临渭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年新增1800余个垃圾分类设施,精心提升改造500余个点位,成功打造12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及示范单位。在六泉路一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上门指导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如今,小区居民已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源头治理 扮靓城市颜值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中,临渭区紧紧围绕加强源头治理,致力于全面改善城市环境,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成效显著。
为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临渭区积极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不断拓宽数字城管信息化平台的业务功能。目前,针对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渣土车辆以及餐饮经营户餐饮油烟等方面,该平台已成功上线监管模块。借助这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监管部门能够实时、精准地掌握相关动态信息,突破了传统监管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对各类污染源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与精准度。
针对扬尘污染这一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难题,依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成果,临渭区对扬尘污染的易发区域和频发部位展开重点排查整治工作。严格落实红、黄、绿挂牌管理制度,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工地挂绿牌予以鼓励;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工地挂黄牌警示,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问题严重的工地挂红牌严惩,并持续加大处罚与曝光力度。通过这种赏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威慑力,有力推动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与此同时,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也毫不松懈,临渭区深入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排查行动。行动期间,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对违法占地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并制止消除违法占地行为,拆除违法占地建筑。这些强有力的举措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现象的滋生蔓延,维护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有序规划。
在一系列匠心独运的精细化管理举措的推动下,临渭区实现了城市面貌的华丽蝶变。漫步于如今的临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日新月异的繁荣景象。街道整洁干净,绿植错落有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的“颜值”与“气质”实现了同步飞跃。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满满红利,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临渭区将秉持初心,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挖掘城市发展的新潜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致力将临渭打造成更加精致美好的家园,以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奋勇迈进,书写临渭发展的崭新篇章,为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