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 09:20 作者: 记者 赵倩茹 来源:渭南日报
“家彦叔,改造后的房子住着还习惯吗?”4月28日中午,临渭区故市镇板北村党支部书记韩红岗叩开村民陈家彦的门亲切问道。轮椅上的陈家彦眼角含笑,难掩欣喜:“韩书记,现在房子不漏雨,敞亮得很,晚上睡觉踏实多了!”
住房安全不仅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去年入汛前夕,板北村党支部在“敲门行动”中,发现两户村民的房屋墙体有裂缝,屋顶瓦片残破,每逢阴雨天气,雨水便顺着缝隙渗入屋内。发现问题后,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党员干部纷纷主动报名,迅速组建起“红色帮扶队”。队员仔细记录两家的人口情况、房屋受损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修缮方案。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多方联系建材供应商和施工队伍,从方案制定到施工落地,每个环节都精心安排,确保安居工程顺利推进。
房屋改造期间,党员干部化身“多面手”,烈日当空,他们手持卷尺化身“监工员”,仔细核验每一块砖瓦的质量、每一道工序的规范;闲暇时,他们挽起袖子,化身“志愿者”,帮着工人一起搬运建材、清扫场地,守护施工安全。在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破旧危房完成华丽蜕变,成为窗明几净的温馨家园,农户祁建华一边用粗糙的手掌摸着还带着潮气的白墙,一边念叨:“多亏党和政府想着咱,给咱搭起这遮风挡雨的新家!”这份安居的喜悦,正是板北村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从漏雨危房到幸福新居,板北村的住房改造工程不仅重塑了房屋的“筋骨”,更温暖了民心。下一步,板北村将对村内剩余存在安全隐患或居住条件较差的10户房屋进行改造,按照“一户一策”原则,为村民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擦亮党群共建的民生服务品牌,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描绘更多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