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08:37 作者: 记者 郝豆 杨大君 来源:陕西网
1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记者 杨大君 摄
陕西网讯(记者 郝豆 杨大君)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勇毅前行创造新辉煌。1月3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临渭区委书记李曙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银仓,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菊峰,区政协主席陈根许,区委副书记马占彬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区政协副主席吴耀斌主持会议。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还有区政协副主席杨铁轮、惠银娟、徐梁、马晓波,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瑞新;在主席台就坐的还有全体在家区级领导,历届区政协主席及区政协十五届副主席等。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应到委员310人,实到280人,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上午8点30分,吴耀斌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随即,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受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陈根许向大会作区政协第十六届常委会工作报告。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区政协十六届委员会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临渭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展现了政协组织新面貌、开创了政协工作新局面,显示了政协委员新担当,为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中,回顾了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常委会过去一年的重点工作。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年来,区政协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引领委员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义,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区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区发展上来。聚焦中心任务,增强协商议政实效。一年来,委员们围绕乡村振兴、银发经济、疫情防控、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围绕银发经济发展形成调研报告6篇,各类调研资料22篇,意见建议136条,平安临渭建设调研,形成调研报告6篇,意见建议125条。围绕全区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葡萄产业的现状与升级、农药残留监测与管理等议题形成调研报告5篇,梳理意见建议50余条。围绕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等开展界别协商1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社情民意已成为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高速路”。践行履职为民,助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共收集委员提案342件,立案323件,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结。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区委、区政府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和提案办理情况全委会通报制度,受到各界群众一致好评。持续完善“临事好商量”微协商平台建设,不断拓展“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制度化实践。修订完善《关于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报送、反馈、激励机制,通过民主监督活动,有效发挥社情民意“小信息”的“大作用”。发挥优势,彰显政协特色。持续开展“一对一结亲助学”活动,与困难家庭学生“结亲”312对,为2022年考入大学的结亲学生发放助学金3万余元。在疫情防控中捐赠价值35.4万元的防护用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开展交通疏导、文明宣传等各类活动。办好 “乐天文化”公益大讲堂,建成渭南市图书馆临渭政协文史馆分馆,出刊了《迷胡剧目集锦》《三贤文史—乐天讲堂文集》等文史资料。聘任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特聘委员,加强与有关县市区政协的联谊交流,扩大对外宣传,提升临渭影响力。 注重自身建设,推动工作提质增效。邀请专家对新一届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开设“读书吧”,建立读书值月制度。重新修订《委员管理办法》《委员界别活动组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常委述职、专委会主任年终评议制度,界别活动组和街镇政协学习组年度联考联评制度,推动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扎实开展“书香政协、活力政协、质量政协”建设和“创争出”活动,修订完善《区政协主席会议工作规则》《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区政协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效能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机关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树立了政协机关灵活高效、务实创新、担当有为的新形象。
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区政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按照中共临渭区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的目标,创新履职形式,提高履职效能,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扩大政协影响,展示政协形象,为临渭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受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区政协副主席杨铁轮向大会作十六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
会议审议通过了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执行常委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大会议程(草案)。10位委员还围绕《发扬政协特聘委员职能 助力临渭社会经济发展》《结亲助学传真情 扶弱济困幸福行》《建设清峪水库 造福临渭人民》等方面进行了大会发言。
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记者 杨大君 摄
临渭区委书记李曙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银仓,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菊峰,区政协主席陈根许,区委副书记马占彬在主席台前排就座。记者 杨大君 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现场。记者 杨大君 摄
临渭区政协主席陈根许向大会作区政协第十六届常委会工作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临渭区政协副主席吴耀斌主持会议。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副主席杨铁轮向大会作十六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区政协副主席杨铁轮、惠银娟、徐梁、马晓波,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瑞新,全体在家区级领导及历届区政协主席、区政协十五届副主席等。记者 杨大君 摄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区政协副主席杨铁轮、惠银娟、徐梁、马晓波,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瑞新,全体在家区级领导及历届区政协主席、区政协十五届副主席等。记者 杨大君 摄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应到委员310人,实到280人,符合政协章程规定。记者 杨大君 摄
特聘委员魏冬作《发扬政协特聘委员职能 助力临渭社会经济发展》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肖茜作《结亲助学传真情 扶弱济困幸福行》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田鹏作《建设清峪水库 造福临渭人民》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朱宁作《关于推动我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哈薇作《强作风练就硬动力 再出发续写新篇章》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李朝作《关于助推后疫情时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王玉新作《织牢心理防护网 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贠娜作《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刘军勇作《关于促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的发言。记者 杨大君 摄
区政协委员孙卫军作《关于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临渭建设的建议》。记者 杨大君 摄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场。记者 杨大君 摄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场。记者 杨大君 摄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场。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记者 杨大君 摄
1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记者 杨大君 摄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