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县

首页法制宣传 >正文

临渭区司法局勇创“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纪实

时间:2015-10-23 11:16 来源:渭南日报 点击量: 次

“您好!我们是从四川万源来的,工地老板欠了我们4个月工资,你们可以帮忙打这个‘官司’吗?费用怎么算?”

“这是‘法律援助指南’,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可以就近到司法所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不收费的……”一位机关干警耐心解答着问题。

这是今年3月,临渭区司法局在信达广场篮球场设立咨询点,机关干警为市民答疑释惑的一幕。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普法办”“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近年来,临渭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常态,坚持从“为民、务实、清廉、创新”出发,全力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工作为契机,积极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执行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创新化解社会矛盾新模式,深化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有效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一艘满载临渭人“法治梦”的大船正在扬帆启航。

法治宣传 传递和谐正能量

“想不到临渭的法律知识普及都下乡了,大家做完农活后,可以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看各种法律小故事,学点法律知识,这种普法形式很好。”近日,临渭区故市镇东屯村村民徐伟用手机拍下法治文化广场上的普法漫画墙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

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是“法治临渭”最生动的解说,折射出法治的思维与理念已深入广大民众心中。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在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及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区司法局在全区中小学校设立法制副校长193名,建立法制学校20余所,在全区各部门单位全力推进板块式普法,通过开通“法治临渭”官方政务微博、“临渭普法”微信、短信普法宣传平台等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并在城乡接合部醒目位置制作多个普法巨幅公益广告牌,在165个小区安装普法宣传牌,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经济纠纷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法治建设,除了建章立制,还在教化和宣传,让法律法规入心入脑。区司法局组织干警开展“满意司法千里行”活动,组建普法车队逢集上街、无集下乡,发放普法资料,播放法制小故事,街头咨询入户宣讲,培养“法律明白人”。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广大市民和万余家沿街门店发放《城市实用法律知识100问》10万本,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2.7万张,《区司法局致广大群众公开信》1.2万封,普法宣传手提袋5万个,举办法制讲座26场,受众5千余人。

感受到法律公平的阳光,群众的理念开始转变,他们不仅是法的遵守者,还自觉担当起了法律宣传员。“以前碰到问题就只知道打架相骂,不仅问题没解决,还伤了邻里和气,看来今后还是得依法办事。”吝店镇一村民听完宣讲后这样感叹道。

“大调解”筑牢社会和谐“第一道防线”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区司法局设立了临渭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再难的“杂症”,这里也能开出灵验的“处方”。 

9月13日一大早,在对一名武汉客商与蔺店镇大兴村果农因葡萄购销矛盾纠纷上访事件进行法治宣传及调处中,临渭区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经过耐心对果农和客商释法说理,妥善地解决了纠纷。

“哪里有人群,人民调解组织就建在哪里,哪里需要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近年来,临渭区司法局按照这种接地气的灵活思路,在全区20个街镇,486个行政村、54个社区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560个。建立医患纠纷、葡萄购销、财产保险等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区700多名人民调解员、 2万多名调解信息员全天候战斗在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使捕捉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将矛盾纠纷的萌芽一“网”打尽。与此同时,为有效激发人民调解队伍工作热情,全局组织举办了全国首次人民调解员“海选”活动,按照“万人参与、千人竞选、百人胜出、十进三、三进一”的程序,层层筛选产生了官道乡大什村调委会主任张广书等10位优秀人民调解员,使他们真正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 

建立“大调解”工作联动机制,是提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举措。为形成全社会关注人民调解工作、关爱人民调解员的良好氛围,通过走访基层群众,挖掘发现出一批默默无闻、不计得失、乐于奉献,为民排忧解难的人民调解员,并积极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式,搭建人民调解工作新平台,提高成效,使他们在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和谐的工作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又在全区开展的“走基层——寻找最美人民调解员”活动,更是通过身边典型人物的影响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更好地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由区司法局牵头,公检法司律师组成的“五位一体”专业法律服务工作队让来访群众不出司法所就可以享受律师、法律援助、公安、法院的“通票”服务,真正实现了“三调联动”、无缝对接服务,而司法所也由孤军奋战变成了联合作战,开创了全国司法行政机关牵头整合政法资源的先河,极大提升了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便民利民防患于未然。

此外,在总结推广 “大调解”的经验之后,该局因地制宜推出“四诊法”调解新模式,即“预诊法”:走访排查,灵通信息抓萌芽;“门诊法”:小是小非,门前村头及时和解防激化;“会诊法”:热点难点,多方联调律师介入破难题;“巡诊法”:重点人群,帮扶回访跟踪问效不脱管。全区20个司法所灵活运用“四诊法”调解,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调处重大疑难案件96起,防止群体性上访2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8件,达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广大人民广泛参与依法办事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幅提高。

重服务 惠民生 “法治临渭”亮点纷呈

“拨打12348,法润千万家。我局一直致力于改善优化法律援助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惠民、利民、便民、近民行动,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法律环境,巩固平安临渭创建成果。”临渭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宋刚告诉记者。

便民惠民是法治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区司法局在着眼于法治惠民、利民,提升民生福祉的总思路下,加强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批、指派、承办、归档等程序的规范化工作,通过加强落实援助案件回访制度,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成立了法律援助信访工作站,由专业接待人员负责接待信访群众,解答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信访群众,转交到法律援助中心,由律师接待并提供法律援助。而对重大信访案件则由律师向政府提供法律意见书。对符合法律援助范围和条件的信访群众,主动提供法律援助。

医患纠纷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也是司法界调解的难点,为了破解医患纠纷的社会难题,区司法局独辟蹊径在全省率先推动成立了第三方新型社会组织——临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该中心自2013年4月运行以来,共接待咨询、化解、调处医患纠纷93起900余人次,医患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在全国医患矛盾恶性案件接二连三出现时,临渭区呈现出医患纠纷零上访的崭新局面。陕西日报2014年3月17日头版以“医闹缘何在这里闹不起来?”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该经验在司法部进行了交流,全省召开了现场会进行推广。此举不仅有效消除了公众对易患问题的各种疑虑,为医疗纠纷的合理、及时解决奠定了基础。

法治是社会的稳定器,要让法治在各个领域畅行其道,让法治建设落地生根,就必须建立起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局深谙其道,他们牵头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法律顾问制度,完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行政行为法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并为区政府及全区20个街镇、56个部门聘请了专职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实现“一单位一律师”。工作开展以来,顾问律师为服务单位共出具法律意见书86份,电话咨询沟通法律事务800余次,代写答辩状34份,修改完善合同协议75份,协助化解疑难矛盾纠纷20余起,而这种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做法在全省尚属首次。

“群众的法律需求出现在哪里,我们的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司法行政机关是以柔性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政法机关,必须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目的,选准推动法治临渭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实现建设‘法治临渭’的目标。”在采访中,临渭区司法局局长盛来运如是说。

公正司法保稳定,一心为民促和谐。匆匆的步履,是临渭司法人为追寻共同的“法治梦”不倦的探索,是为了把追梦路上那盏灯点得更亮。临渭区这艘满载全区99万余人“法治梦”的大船,正扬帆竞渡,破浪远航。


编辑:张博

返回网站首页

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