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2 08:45 作者: 记者 种艳 通讯员 常亮 来源:渭南日报
“这一切得益于检察院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既是见证者、又是受益者的村民纷纷点赞。几年的真情帮扶,使这里面貌焕然一新,受惠群众心暖如春,临渭区检察院的全体检察官以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丰富内涵。
让临渭检察院检察官自豪的是,他们不仅着眼于基础扶贫,“司法救助”,“贫困留守儿童”,“公益诉讼”等司法扶贫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扶贫路很辛苦,也很难走,但是面对帮扶群众的笑脸,一切似乎都值得了……
在临渭区检察院里,“扶贫帮困、真心为民”的锦旗格外醒目。“这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架起了与老百姓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凝聚了我们临渭检察人扶贫工作的心血。”采访中,检察长雷敦祥深情地说。
我们看到,仅仅2年多时间,帮扶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法律上的事有了“依靠”,人民群众的生活悄悄发生着变化……
■司法救助让贫困户有“依靠”
2017年2月3日。灰色乌云布满天空,透过云层,一丝丝光亮奋力的往外挣脱,一切徒劳。
杜绣站在门口焦急地向村口望去,仍不见丈夫的身影。“咋回事,咋还没有回来。”杜绣独自嘟囔着。“爸爸是不是不回来了?”年幼的孩子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喊。“你胡说啥?”杜绣训斥孩子,一丝不祥预感骤上心头。
“绣,赶紧去看看,张军出车祸了,被三轮拖拉机撞了。”邻居边跑边喊道。一时间,杜绣只感眼前一黑,跌跌撞撞地向村口跑去。眼前的惨状,让这位农村妇女彻底崩溃,地上的一摊暗红色的血在傍晚显得那样刺眼。凄惨的哭声划破宁静的乡村……
张军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者家贫如洗,无力赔偿。强忍着悲痛,杜绣埋葬了丈夫,在挂满白花的新坟头,杜绣哭了许久,喊了许久。然而,这并不能改变生活的劫难,生活还要继续。丈夫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没有了经济来源的杜绣,独自来到城里,站在人来人往的城市街道,杜绣泪流满面。终于她找到了一份零工,可是每天的收入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想想独自在家的孩子,杜绣觉得自己没有路可走。
得知了杜绣的遭遇,临渭区检察院诉讼监督部的干警们都深表同情。连忙向单位主管领导做了汇报,大家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在会议室里商量,这间庄严地会议室里传出的是温暖的给予,大家纷纷出谋献策,希望能帮助这对可怜的母子。“立足检察职能,助力脱贫攻坚”。在临渭区检察院的会议室里,检察长雷敦祥定了调子。随后,临渭区检察院及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为杜绣申请救助,并于第一时间将一万元的救助金送到杜绣的手中。
而这并不是临渭区检察院司法扶贫的个例。今年以来,临渭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系统谋划部署该项工作,将检察职能作用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融合,深度开展各项工作,与当地基层组织、民政部门相结合,充分运用国家有关政策,定向帮扶,形成工作合力,持之以恒助力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中,体现检察担当,展现积极作为,全力做好被害人救助工作,将司法救助与精准扶贫工作对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办理、及时救助,让救助资金真正落实到生活确实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手中。目前,已对6例司法救助申请人开展了阅卷评判、入户进村调查及申报工作,对确认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4例受害群众进行了及时的司法救助,其中3起都系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法及时发放救助资金2.6万元,并及时开展了救后回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艾静
上一篇: 临渭检察官参加 健康扶贫基金募捐活动